
NEWS INFORMATION
新聞資訊
太行老區向武漢遠大制藥專程送文物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09-11-25 10:15
- 訪問量:
【概要描述】6月3日,太行老區武鄉縣韓北鄉的代表千里迢迢,專程為武漢遠大制藥送來當年他們的先輩曾經用過革命文物——碾藥石磨。
太行老區向武漢遠大制藥專程送文物
【概要描述】6月3日,太行老區武鄉縣韓北鄉的代表千里迢迢,專程為武漢遠大制藥送來當年他們的先輩曾經用過革命文物——碾藥石磨。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09-11-25 10:15
- 訪問量:
6月3日,太行老區武鄉縣韓北鄉的代表千里迢迢,專程為武漢遠大制藥送來當年他們的先輩曾經用過革命文物——碾藥石磨。
武漢遠大制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武藥)創建于1939年太行山革命根據地,其前身為八路軍衛生材料廠,曾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做出巨大貢獻,毛主席親筆題詞:“制藥療傷,不怕封鎖,是戰勝敵人的條件之一。”
目睹這珍貴的碾藥石磨,員工們仿佛回到了艱苦卓絕的抗戰年代,回到了太行山八路軍衛生材料廠刀把咀舊址,軍民攜手不怕封鎖、推磨碾藥的場景,一幕一幕的浮現在眼前……
據武鄉縣志記載:當年,前線很多戰士患瘧疾發燒,軍工戰士根據衛生部部長錢信忠指示,利用刀把咀豐富的柴胡資源,就是用這座石碾和石磨粉碎柴胡,以重蒸餾法提取有效成分試制柴胡注射液。1943年5月,《新華日報》發表了題為《醫學界的新貢獻——利華制藥廠發明柴胡注射液》的報道,稱之為封鎖線的一大創舉。這是我國最早有關中藥西制成功的史料記載,也是武漢遠大制藥“艱苦奮斗”、“敢為人先”精神的源頭,更是武漢遠大制藥歷史上的一座文化豐碑!
從巍巍太行,到長江之濱,經過70年的勵精圖治,當年的這所八路軍衛生材料廠,已發展成為中外合資醫藥企業,是國家戰備儲備急救用藥和麻醉品定點企業、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從1939年,到2009年,武藥從八路軍衛生材料廠,發展成為中外合資醫藥企業,是國家戰備儲備急救用藥和麻醉品定點企業、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003年,與中國遠大戰略重組的武漢遠大制藥,連續三年實現利潤上千萬元的穩定增長,年銷售收入突破4億元,出口創匯達1500萬美元,成為了企業歷史上新的里程碑。
在七十年的發展歷程中,武藥與中華民族共命運,與國家發展同呼吸,沉淀了深厚而特有的優秀文化。近幾年來,企業先后兩次組織優秀員工代表重走太行,千里尋根,員工們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追尋企業的發源地,體驗艱苦卓絕的創業史,發掘企業傳統的文化資源,從中獲取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精神動力!同時為老區人民送醫送藥、學生用品,修筑通村公路。
從近幾年的太行尋根,到今天老區人民的專程贈寶,其意義十分深遠,它開啟了武藥員工與老區人民的的互動之門,使相隔千里的兩地心、手足情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這對企業發展將產生積極而深刻的影響。因為,這一價值連城的文物落戶武藥后,散發著太行泥土芬芳,會時刻敘述過去,告誡員工不忘歷史,發奮圖強;它與這里的瀑布石山、文化理念、領袖題詞,以及今年建成的70年大慶陳列室融合在一起,將組成武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激勵員工百折不撓,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為武藥的跨越發展而奮斗,更具意義的是,它激勵武藥牢記紅色藥企的新使命——加強與老區相互聯系,資源共享,互相支持,攜手并進,為中國醫藥事業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