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甘肅ITSS認證咨詢,北京ITSS認證,湖北ITSS評估,湖北ITSS認證咨詢 |
面向地區 |
組織建設方面:全國信標委信息技術服務分技術(TC28/SC40)與中電標協ITSS分會分工合作,協同推進ITSS標準化工作。一是全國信標委信息技術服務分技術(TC28/SC40)開展標準研制工作。TC28/SC40于2014年成立,并于2021年3月完成換屆,第二屆信息技術服務分技術由95名委員組成,委員由來自產學研用各方代表組成,秘書處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承擔。二是中電標協ITSS分會主要開展標準應用推廣工作。中電標協ITSS分會成立于2013年由民政部批復成立,目前有會員單位800余家,并下設工具應用推廣工作組、數據中心運營管理工作組等推廣應用工作組,積極調動各方力量共同推動ITSS應用推廣工作。
隨著信息技術咨詢服務、設計與開發服務、信息系統集成實施服務、運維服務等傳統服務的轉型升級以及智能化服務、數據服務、區塊鏈服務、數字化轉型服務等新服務模式的出現,ITSS的標準化對象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和外延,信息技術服務標準化需求更加豐富,ITSS范圍不斷擴大。
信息技術服務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是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信息技術服務業相關的懂產業、精技術、善提煉、能推廣的標準研制人員的培養,需要進一步從基礎層面加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軟件企業產學研用對接與合作。另一方面,要推動標準化核心機構、相關行業協會和技術組織聯合,研究制定信息技術服務從業人員能力培養與評價方法,形成市場化的從業人員能力培養與評價機制,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突破產業發展型人才、復合型人才緊缺的瓶頸。
當今世界正經歷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環境日趨復雜,機遇和挑戰均有新變化。一方面,信息技術服務業面臨嚴峻的外部環境。國際環境日趨復雜,經濟發展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等黑天鵝事件頻發,數字化轉型下行業分化變革加速,信息技術服務業傳統的商業與盈利模式受到嚴重挑戰。另一方面,信息技術服務業面臨的發展機遇。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正加速形成,數字經濟迅猛發展,數字技術創新日新月異,圍繞云、物聯網、數據資產等領域不斷涌現出新的信息技術服務形態。我國經濟的轉型和發展以及新業態的出現給信息技術服務業帶來了大量新的機會。
開發服務方面,由傳統瀑布開發模式向微服務開發模式轉變。隨著業務迭代加速、協同需求增大以及云應用開發部署普及,以微服務開發框架進行業務組件開發的服務模式逐漸成為主流。微服務圍繞業務組件創建應用,可靈活地進行開發、管理和加速。業務組件提供服務接口和管理界面,實現不同應用集成,為應用提供服務,有效改善現有系統之間調用效率,滿足業務系統的快速開發和迭代升級。
運行維護服務方面,由基于人員、流程、資源和技術的傳統運維模式向由基于知識、數據、算法、算力的智能運維模式轉變。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飛速發展,運維服務面臨信息系統技術架構日趨復雜、運維對象規模快速增長、告警信息海量涌現、業務需求快速迭代等困難,智能運維應運而生。智能運維是人工智能在運行維護領域的應用,更關注知識、數據、算法、算力的應用,是“數據驅動的運維”,具備能感知、會描述、自學習、會診斷、可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等特征,降低運維成本、提高運維效率。
興原認證中心是經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CNCA)批準,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CNAS)認可的具有核工業背景的第三方認證機構,可頒發帶有IAF國際互認聯合標識、CNAS認可標識的認證證書。1996年,“興原質量認證中心”由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全額投資設立,“興原”意指“振興原子能”。自成立之初就確立了“立足核工業、服務全社會”的宗旨,積極履行“傳遞信任 服務發展”的責任,深耕行業二十五年,認證質量和規模協調發展,關鍵發展指標居認證行業前列,連續多年保持A級機構評級!興原認證中心為中國認證認可協會理事單位;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核能行業協會理事單位;北京信用協會會員單位;中國節能協會碳交易產業聯盟理事單位、碳中和服務工作組成員單位。通過多年的發展,興原匯聚了近2000名的審核員、評審員及隊伍組成的團隊;形成了以北京總部為中心,下設2個事業部、7個分公司、9個工作站的市場布局;現有認證客戶2萬多家,涉及各行業,遍布國內外。
廈門本地ITSS3級信息技術服務標準認證熱銷信息